15分钟社区生活圈,上海把美好生活“圈”在市民生活的“附近”
在你生活工作的社区,步行15分钟,能去哪里?能做些什么?
或许你会去社区食堂,享用实惠可口的午餐;到城市书房,一杯咖啡伴书香;去社区运动场,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赛;或许到社区卫生站感受中医推拿,放松筋骨;到社区“宝宝屋”临时托幼;又或许到街角的口袋公园散步,回家路上顺手买些生鲜蔬菜;约上友人骑行滨江绿道、徜徉苏河步道……
在上海,15分钟不只是一个时间尺度,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。人们对一个社区“宜居、宜业、宜游、宜学、宜养”多方面的需求,皆可在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中找到回应。
市民在徐汇滨江散步 ?海沙尔摄
2014年,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规划理念。近年来,越来越丰富的城市功能下沉社区层面,营造出更具特色与活力的服务场景,在步行可及范围内,为市民提供安心暖意的生活保障、融洽和谐的交往氛围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。
嘉兴路街道社区宝宝屋,特色亲子阅读让孩子们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?蒋迪雯 摄
欧阳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?蒋迪雯 摄
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走一圈,很容易找到“小确幸”:静谧诗意的花溪路林荫道、街头转角处的口袋公园、清可见底的曹杨环浜……建于1951年的曹杨新村是上海首批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试点。过去几年间,曹杨新村加速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和老旧小区综合修缮两大工程,先后建成老年友好智慧食堂、“一键叫车”智慧屏、慈善超市、“宝宝屋”等……不断完善的生活配套,极大程度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,让老工人新村焕发新活力和温度。
曹杨新村老人在口袋公园锻炼。李茂君摄
一名小朋友在宝宝屋的“梳妆台”上给玩偶化妆??赖鑫琳摄
事实上,生活的“圈”不仅是简单的地理边界,更被强调为一个多功能的系统结构。在“以人为本”的规划理念中,许多曾忽视的细节被重新划入这个“圈”内。
比如,近年来,浦东新区缤纷社区行动围绕居民的小事,选取公共设施、街角空间、口袋公园、林荫街道、慢行网络、活力街巷、透绿行动、艺术空间、运动场所等9类项目进行“针灸式”改造,实现微改造、大提升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通过梳理内部巷弄,构建便捷舒适的慢行网络,串联起创新创业空间、便民服务设施、口袋公园、艺术场所等项目。
随着城市微更新提速,围墙拆除,美丽街区改造,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“生活盒子”点缀在城市各个角落,让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内涵愈加丰满。
秋高气爽,漫步苏州河畔时,许多市民会打卡被誉为苏州河“最美天台”的“苏河之眸”——一座白绿嵌套的五楼临河建筑。
前两年,伴随“一江一河”两岸贯通,这幢旧宾馆被改造成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零距离家园党群服务中心,并嵌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中医推拿诊疗、社区食堂、咖啡馆、健身房、小型活动室、多功能厅、长者照护之家等丰富功能,满足周边的社区居民、白领、市民游客多元多样的需求。
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打造的“苏河之眸”零距离家园服务综合体 海沙尔摄
在上海,像这样小体量、多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还有许多。浦东滨江岸线,每隔一公里就设置了一座“望江驿”。面积不大的小木屋里,集合公共休息室、卫生间、自动售卖机、医疗急救包等便民设施。青浦区徐练村社区中心内,卫生室、日间照料中心、理发室、便利店、智慧健康驿站、老年活动室等功能一应俱全,旨在“一条龙”式解决村民生活问题。
浦东滨江的望江驿 孟雨涵 摄
坚持问需于民、求计于民,也让上海的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建设始终充满活力。
长宁区新华街道“社区营造中心”,一块“社区生活圈提案墙”是常设的人民建议征集点。“社区玩具交换屋”“一平方米保供菜地”“老人兴趣工作坊”“特色分享旅行屋”……“刷新”社区管理者想象力的市民提案,如今已落地转化。
只有当每一个生活在“圈”里的人同时成为享受者、建设者和参与者,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才能真正构建起以人为本的“社区共同体”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