剥开胡歌的新角色
胡歌快成这一代失业编剧的代言人了。去年在《不虚此行》里改行去写悼词,今年又在新片《走走停停》里成为返乡青年,电影之梦泡汤,最终当了出租车司机。这倒不是说他身上有失败者味道,而是交杂着一种破碎感与松弛感的复杂气息,两种气息各行其是又彼此抵消,让人物精神状态时常游离于日常生活之外,“走走停停”,无论文艺青年还是当代社畜,对此多会深有共鸣。
这也等于是说,对于胡歌而言,这样的银幕形象已经成为一种固有款型,对比一下经常在他身边出现的搭档,比如袁弘和陈龙,其款型特色便会更加清晰。好处在于,演员可以得心应手拿捏角色,在这一次与上一次之间,深入人物内心继续开掘。开掘到什么程度,或许微不可见,但日拱一卒,这一形象的质感与厚度必定可观,最终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一类典型人物。
具体到这部《走走停停》,胡歌的形象虽然有“脆皮青年”等新标签,但换汤不换药,仍是逃离北上广的那类“老龄青年”,卷也卷不动,躺又躺不平,过了三十五岁求职无门,只能美其名曰是在人生的空窗期韬光养晦。唯一特长是写剧本,今时今日相当于屠龙之技,黑边眼镜一戴,谁也不爱,也只有眼镜可以证明他是读过《人生的智慧》《灵之舞》的文艺分子。如果不是遇上高圆圆饰演的老同学,他的剧本可能永远尘封在抽屉里,这个女同学说来也是另一种花瓶:学生时代负责装点男主角的青春梦,现在作为一个残留新闻理想的电视台纪录片采编人员,又负责推动男主角完成未竟的电影梦,还提供摄制班底技术支持,美丽勤劳的田螺姑娘也不过如此。她存在的最大价值,像是男主角为了从她眼中凝视那个认真的自己。
为了把自己的剧本拍出来,一个草台班子诞生了,于是在《走走停停》里出现了三重世界:故事发生的现实世界、胡歌拍摄的电影世界、高圆圆拍摄的以胡歌为主角的纪录片世界。三个世界,有主观视角、旁观视角,也有参与视角,这便让电影故事呈现出万花筒般的不同面目,男主角胡歌也因此出现了俄罗斯套娃式的多重形象,在每个世界里都包藏着某一部分特质,或多或少,虚实相间,有真情流露的,有漫不经心的,也有戴上面具伪装的,需要层层剥开才知其真面目。不过,剥到最后也没什么可说的,并不是乏善可陈,而是人生至此,欲辨忘言。
值得赞许的是,电影至少贡献了两处魔幻时刻:一处是岳红饰演的母亲去世,为了拍完她的戏份,周野芒饰演的父亲穿上她的白底蓝花连衣裙,以背替身份完成演出,转身的那一刻,很难不让人破防;另一处在结局时,胡歌与高圆圆在车流中擦肩交错,二车走走停停,最终各奔前程。胡歌发呆时,车上乘客问:“怎么不走了?”走走停停,才是人生常态,就是在暂停的那一刻,人物也终于顺利抵达人生的又一层境界。
媒体人 长凤新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