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家嘴金融沙龙圆桌对话|AI与千行百业共振:大模型时代的生态重构与前瞻思
3月8日,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二期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圆满举办,本期沙龙围绕资本市场大时代:AI+千行百业这一主题,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。沙龙由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又文主持,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俞枫、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璟、沐曦集成电路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、董事会秘书魏忠伟、上海交大清源研究院研究员刘志毅,围绕AI+千行百业:应用场景与市场机遇这一议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圆桌讨论。
在这场AI如何赋能千行百业的对话与碰撞中,从大模型趋同性引发的市场思考,到垂类场景的差异化突围;从算力基座的自主可控,到隐私安全的治理平衡,一幅技术重塑产业的图谱逐渐清晰。
应用思考:趋同风险与垂类破局
在大模型快速发展的同时,关于大模型迭代趋同,以及应用趋同大模型背景下可能造成的市场共振现象,国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枫分析提出,通用大模型一定会存在算法迭代带来趋同性的现象,当大家使用相同的大模型,也有导致市场投资方向、投资风格趋同的可能性。
如何应对?在俞枫看来,对于金融行业而言,更多会应用垂类模型,而非通用模型。在垂类模型的应用背后,首先需要自己独有的语料,微调的策略,以及具备自己的训练目标与场景。另一方面,如DeepSeek采用开源模式的大模型,给予更多机构自己发展模型的机会,亦能够减少趋同化的冲击。
同样值得思考的是,当前,大模型技术的演进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,与科技发展的规律相似,头部企业凭借雄厚资源加速构建技术护城河,中小企业则相对依赖外部的技术合作。
在俞枫看来,中小型企业有两条选择路径,其一是使用通用模型和通用解决方案,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内部能力的有效提升,但相应也面临受制于人的窘境。
第二种策略则是中小型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业务强项,依托于数据、场景积累,选择局部区域的自主研发,特色创新,俞枫提出,尤其是DeepSeek出现后带来的技术平权,使中小机构无需从零开始训练基础模型,转而通过微调优化、领域知识融合的方式迭代。
机遇探索:大模型应用大年,智能终端的共识博弈
AI带来的市场机遇尤为受到关注,2025年被称为大模型应用的大年,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在圆桌论坛中提出,有三类方向尤为值得期待,其一是终端,比如手机、车,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支撑智能的设备;其二在于垂类领域,比如金融;其三是AIGC,是偏生成类应用,今年会在内容产业有较好的落地。
同时,在李璟看来,2025年有望成为Agent落地元年,而Agent的落地亦面临挑战,这是动态变化的过程,lsquo;落地rsquo;最大的难点在于从lsquo;非共识rsquo;走向lsquo;共识rsquo;,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,还涉及商业化考量,需要多方参与:终端厂商需要开放更多权限,实现对AI更深度的整合,应用开发者则要重构服务逻辑等等。
在这场AI渗透千行百业的变革中,为算力筑基的GPU供给厂商亦面临着广阔的发展机遇,在沐曦集成电路高级副总裁魏忠伟看来,面对行业机遇,GPU企业需要向提升通用性、稳定性、可靠性方向发展,既要做到易用好用,又要实现自主可控。
隐私保护:技术突破与协同治理双轨路径
最后,谈及大模型发展背后涉及的数据保护与隐私安全的问题,上海交大清源研究院研究员刘志毅从技术和治理两个方向提出建议。
其一是在技术层面实现突破,将隐私计算技术与现有的生产力技术、AI技术结合,从而实现技术维度的数据治理,是亟待突破的方向。
其二则在于通过纵向协同实现治理,刘志毅以上海交大在法学院成立的计算法学与AI治理中心为例介绍道,真实场景中可能面临风控问题,我们以软性措施、立法措施等帮助解决数据的边界问题。需要强调的是,数据存在公共边界与个人边界,如何让渡一定的个人权利以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,可以结合技术发展进一步探讨。
陆家嘴金融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、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,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。该系列活动将构建与陆家嘴论坛相呼应的常态化交流平台,通过机制化、场景化、国际化运作,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,全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